印度医疗科技制造业的崛起并非昙花一现,而是持续创新、精益工程以及对可扩展解决方案的不懈追求的成果。从诊断设备到可穿戴设备,新一代医疗设备正在印度构思、制造和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并以精准、有针对性的方式服务于全球市场。
这一转型由那些将设计优先思维与精密制造相结合的公司推动,他们提供经济高效、可靠且符合全球标准的解决方案。预计到2030年,印度医疗科技产业规模将以20.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500亿美元,印度已稳居亚洲第四大医疗科技市场地位,仅次于日本、中国和韩国。印度不再仅仅被视为低成本制造基地,而是正迅速崛起,成为重新定义全球医疗创新格局的战略合作伙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的医疗科技之路并非速战速决,而是需要从零开始,带着目标和韧性不断前行。如今的势头源于数十年来基层创新和对医疗可及性的坚定承诺。
从组件制造商到端到端构建者
十年前,印度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零件,而非愿景。这种说法正在发生转变。如今,印度提供全面的原始设计制造 (ODM) 能力,其范围远超制造,涵盖产品共同创造、电子系统设计、法规合规和可扩展生产——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屋檐下。
这种集成式方法意味着电路板设计人员与临床用户体验定义人员仅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这种近距离,以及随之而来的自主权,正是印度制造设备的优势所在。这些设备的制造不仅考虑了合规性,更考虑了实际环境。
印度的实力不仅在于人才,还在于决心
我们经常听到印度的工程人才或成本优势。虽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它们并非全部。真正推动这一转变的是意愿——解决长期被忽视的问题的动力。
当印度团队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相结合进行实时健康监测时,这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先进的技术,更是将医疗服务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一款可以预警心脏不适早期征兆的可穿戴设备,一款在小城镇无需互联网即可使用的诊断设备。这些并非为了炫耀而生,而是因为某个地方的某个人真正需要它们。
印度的医疗科技生态系统并没有追逐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而是在悄悄地发现世界仍然需要什么,并为此进行建设。
根植于本地理解的全球思维
如今,印度制造业的雄心壮志是全球化的,但却脚踏实地。各大公司正在设计和开发符合美国和欧洲市场FDA和CE认证要求的产品,同时确保这些产品价格合理、易于获取,并适应新兴市场的需求。
这种双重视角,既了解发达市场的复杂性,也了解服务不足市场的制约因素,使印度拥有独特的优势。印度正在构建的解决方案不仅具备出口能力,而且是全球必需的。
供应链的优势在于简单性和弹性
其中一个被低估的转变是印度医疗科技供应链的加强。本地采购、模块化生产线和智能库存缓冲使企业能够更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质量和速度互斥的旧观念已不再适用。
许多印度制造商不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规模,而是专注于可靠性。这种从速度到可持续性的转变虽然微妙,但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医疗科技领域,信任至关重要。
创新并不总是引人注目
印度的创新方式正日益成熟。创新并不总是关乎突破性专利或轰动一时的新闻。有时,创新只是为了解决实际的、持续存在的问题。
卓越中心和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无疑正在加速创新,但许多突破都发生在小团队中,例如改进的传感器涂层或更长的电池寿命,最终转化为切实的患者疗效。这类创新或许不会成为头条新闻,但它在最重要的领域发挥了推动作用。
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印度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崛起并非为了超越任何人,而是为了创造一种并行且可行的医疗技术模式——既要兼顾成本效益,又要兼顾质量;既要兼顾可扩展性,又要兼顾患者的需求。
我们仍有工作要做。简化监管、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强化知识产权框架是下一步的重要举措。但基础已经牢固。或许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
在世界重新思考后疫情时代的医疗服务之际,印度的医疗科技生态系统正在展现何为有目标的建设。低调、持续,并着眼于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