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行的议会季风会议期间,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重点介绍了一项鲜为人知但却意义重大的健康成就:印度消除了沙眼,这是一种传染性眼病,长期以来与贫困、卫生条件差和季风季节有关。
印度总理援引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数据,自豪地宣布印度现已正式消除活动性沙眼,这标志着该国公共卫生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莫迪总理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的这项认可不仅仅是一项医学成就,它还体现了印度提升其最弱势公民的健康和尊严的决心。”
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苍蝇以及卫生条件差传播。如不及时治疗,反复感染会导致眼睑和角膜瘢痕形成,最终可能致盲。沙眼曾是导致可预防性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印度北部干旱和欠发达地区,如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和北方邦。
历史上它曾产生以下影响:
10岁以下儿童
人们生活在过度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的环境中
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匮乏的地区
在季风季节,传播条件恶化,导致这种疾病在易感地区更加普遍和持久。
根据几十年前的估计,印度曾是全球沙眼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儿童和弱势群体中。卫生条件差、清洁用水匮乏以及缺乏相关知识,使得这种疾病在季风季节肆虐,眼部感染也随之蔓延。
印度的沙眼负担:简史
沙眼曾是印度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以下是相关数据和里程碑事件:
| 年 | 状态/统计数据 |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 | 沙眼在印度北部地区流行,尤其是在拉贾斯坦邦、北方邦、旁遮普邦和德里。据估计,某些地区的患病率高达50%。 | 
| 1963 | 政府启动了国家沙眼控制计划(NTCP),重点关注监测、抗生素治疗和卫生意识。 | 
| 2000年代 | 全国调查显示,由于卫生条件改善和抗生素的普及,沙眼活动病例急剧下降。 | 
| 2014–17 | 卫生和家庭福利部与全印医学科学研究所 (AIIMS) 在 82 个地区进行了一项调查;儿童活动性沙眼患病率降至世界卫生组织消除阈值 <5% 以下。 | 
| 2017 | 印度宣布消除沙眼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并非根除,而是控制)。 | 
| 2022 |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印度已消除非洲血统。 | 
是什么帮助印度消除了沙眼?
印度的成功归功于一项涉及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和社区参与的多部门、数十年的努力。
关键因素包括:
大规模药物管理(MDA):使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有助于快速、大规模地控制感染。
卫生和清洁计划:政府的“清洁印度运动”等举措显著降低了病毒传播环境。
SAFE战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印度采用了完整的模式——
倒睫手术(晚期)
抗生素
面部清洁
环境改善
社区卫生工作者:ASHA 和基层卫生中心在早期发现和本地推广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监测:AIIMS 牵头开展的基于人群的调查指导了精准干预。
公众意识宣传活动:在季风季节开展宣传活动,帮助家庭了解症状并及早寻求治疗。
由卫生和家庭福利部牵头的全国沙眼调查报告(2014-17 年)显示,在所有调查地区,1-9 岁儿童的沙眼性滤泡性炎症 (TF) 患病率低于 5% ——这是消除沙眼的一个关键基准。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承认印度取得的成就,并表示:
“印度消除沙眼这一公共卫生问题,证明了该国致力于减轻数百万人因这种致残疾病而遭受的痛苦。”
他赞扬了印度政府、一线医务人员和执行伙伴的辛勤付出。
全球认可,本地影响
随着这一里程碑的达成,印度加入了摩洛哥、加纳和墨西哥等少数几个已成功消除沙眼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国家行列。同时,印度也成为继尼泊尔和缅甸之后,世卫组织东南亚区域第三个实现这一壮举的国家。然而,据世卫组织估计,沙眼仍然在全球39个国家构成公共卫生威胁,导致约190万人失明。
“虽然沙眼是可以预防的,但沙眼导致的失明却极难逆转,”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域主任赛玛·瓦泽德指出。
卫生和家庭福利部国家卫生任务署副秘书长兼主任阿拉德哈纳·帕特奈克也出席了发布会,她强调了推动全国运动的持续跨部门合作——从眼科保健到卫生设施再到学校健康计划。
总理在季风期会议上的重点强调具有象征意义:季风季节往往是沙眼等水媒和虫媒疾病的高发期。他的信息很明确——印度不仅克服了过去的疾病,而且正在建设一个更健康的未来,即使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也是如此。
前路漫漫
虽然活动性沙眼已消除,但仍需继续开展监测,以确保该疾病不会卷土重来,尤其是在脆弱或服务不足的地区。维护卫生基础设施、保障清洁用水供应以及提高公众意识至关重要。
“我们现在必须将这一成功转化为应对其他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的典范,”卫生部一位高级官员表示。
印度对抗沙眼的斗争证明,持续不断的公共卫生努力终会取得成效——即使是那些曾经被认为无法控制的古老疾病。在现代疾病占据新闻头条的当下,这场胜利提醒我们,那些隐匿的、可预防的疾病绝不能被忽视。
而今年季风,印度可以自豪地说:它已经经受住了风暴的考验——睁大了双眼。


